今天廣州市炫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關于安全應急知識都有哪一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1、街頭搶劫
搶劫是指用暴力奪取他人財物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時歹徒甚至持有武器結伙或連續作案,致使被害人及群眾產生恐懼感,社會危害性較大。
應急要點
(1)在人員聚集地區遭到搶劫,被害人應大聲呼救,震懾犯罪分子,同時盡快報警。
(2)在僻靜地方或無力抵抗的情況下,應放棄財物,保全人身;待處于安全狀態時,盡快報警。
(3)應盡量記住歹徒人數、體貌特征、所持兇器、逃跑車輛的車牌號及逃跑方向等情況,同時盡量留住現場證人。
(4)騎車時,如自行車突然騎不動,要先抓牢車筐內的物品或背好包后,再下車查看。
專家提示
(1)到銀行存取大額款項應有人陪同,最好能以匯款方式代替提取大量現金;輸入密碼時,應防止被他人窺探;不要隨手扔掉填寫有誤的存、取款單;離開銀行時,應警惕是否有可疑人員尾隨。
(2)老人及少年兒童不要隨身攜帶貴重物品和大額現金。
(3)駕車外出時,應隨手將車門鎖按下,盡量關閉車窗,勿將皮包或現金任意置于車內視線不能及的位置,以防犯罪分子“拍車門”盜竊。如車胎出現異常,將車??吭诼愤吅?,注意周圍是否有可疑人員或車輛尾隨,下車查看時應鎖好車門。
2、入室盜竊與搶劫
入室盜竊、搶劫同街頭盜竊、搶劫相比具有隱蔽性,因此更容易造成受害人較大的財物損失,甚至對其生命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應急要點
(1)夜間遭遇入室盜竊,應沉著應對,能力許可時可將犯罪嫌疑人制服,或報警求助。千萬不能一時沖動,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害。
(2)家中無人時遭遇盜竊,發現后應及時報警,不要翻動現場。
(3)遭遇入室搶劫,受害人應放棄財物,以確保人身安全。
(4)遭遇入室搶劫,應盡量與犯罪嫌疑人周旋,找時機脫身;盡量記住犯罪嫌疑人的人數、體貌特征、所持何種兇器等情況,待處于安全狀態時,盡快報警。
專家提示
(1)不要受街頭騙子的蠱惑,為貪圖小便宜而將陌生人帶回家。
(2)老人或兒童獨自在家時,應鎖好房門,不接待任何客人。
(3)采取正當防衛時,應有限度。防衛過當也需承擔法律責任。
(4)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保護好所有私人信息,不要在公眾場合夸大、炫耀自我或家庭財富。
3、綁架
綁架是指以勒索財物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麻醉等方法,劫持要挾人質或他人的犯罪行為。
應急要點
(1)被綁架的人質應盡量保持冷靜,盡可能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
(2)如被蒙住雙眼,可通過計數的方式,估算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途的遠近,記住轉彎的次數、大致的方向等。
(3)在確保自身不會受到更大傷害的情況下,盡可能與犯罪嫌疑人巧妙周旋,如利用犯罪嫌疑人準許人質與親屬通話的時機,巧妙地將自己所處的位置、現狀、犯罪嫌疑人等情況告訴親屬;采取自救措施時,要選擇好時機,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逃脫。
(4)逃脫后,要立即向警方報案,提供犯罪嫌疑人的有關情況。
(5)人質親朋應立即向警方報案,并提供:人質的年齡、體貌特征、生活習慣、活動規律、隨身攜帶物品、手機號碼、車輛及近期的照片;案件發生前后是否有可疑人、可疑電話或可疑車輛等情況;案發后,犯罪嫌疑人以什么方式與親屬聯系,使用的電話號碼,犯罪嫌疑人要求家屬做些什么事等。
(6)人質親朋應按照警方的提示與犯罪嫌疑人保持聯系;根據警方制定的解救方案,協助警方開展解救行動。不要自作主張。
專家提示
(1)被綁架人質親朋報案時,應采取隱蔽方式。
(2)人質本人和親朋在與犯罪嫌疑人接觸或通話時,要機智地周旋,不要激怒對方。
二、公共場所突發險情
4、球場騷亂事件
觀看足球、籃球等大型比賽時如果發生騷亂,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事件以及不良的社會影響。
應急要點
(1)發生球場騷亂時,應避免在看臺上來回跑動。要迅速、有序地向自己所在看臺的安全出口移動。
(2)周圍人群處在混亂時,不要盲目跟隨移動,應選擇安全地點停留(如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以保證自己不被擠傷。
(3)注意觀察活動現場情況和識別警示標志,做到心中有數;要有意識地了解現場安全通道和出入口的位置,在發生危險時要盡快從最近的安全出口撤離。
(4)遠離欄桿,以免欄桿被擠折而傷及自身。
(5)疏散時特別要注意禮讓身邊的老人、兒童、婦女等弱勢群體,不要擁擠,并保證疏散有序。
專家提示
(1)應自覺遵守球場規定,維護賽場秩序。遇到少數人起哄、煽動鬧事等情況,不要盲目跟從。
(2)看臺都有一定的坡度,所以遇到球場騷亂時,千萬不要擁擠、翻越欄桿,以免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5、公眾場所險情
在人多擁擠的場所,一旦發生混亂,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在人員稠密的公眾場所,如燈會、公園、商場、體育場館、影劇院、歌舞廳、網吧等,應避免造成局部區域人員過于擁擠的現象。
應急要點
(1)發生擁擠或遇到緊急情況時,應保持鎮靜,在人少等相對安全的地點短暫停留。
(2)注意觀察周圍地形,尋找安全通道或應急出口的標志,確定自己的方位,隨時做好疏散準備。
(3)注意收聽廣播,服從現場工作人員引導,盡快從就近的安全出口有序撤離,切勿逆著人流行進或抄近路。
(4)撤離時要注意照顧好老人、婦女、兒童,為他們疏通道路。
專家提示
(1)進入公眾場所時,要提前觀察好安全通道、應急出口的位置。
(2)參加戶外大型活動時,要提前觀察該活動區域的地形,盡量遠離不安全區域,盡量跟隨客流有序行進。
(3)切勿堵塞安全門,或在安全通道上堆積雜物;確保消防設施完備,符合應急要求。
6、人防工程險情
地下人防工程是封閉的,一旦發生火災,高溫、煙霧或毒氣會迅速充滿地下空間;另外,還會因排水不暢造成雨水倒灌;早期人防工程較易發生下沉、坍塌事故。
應急要點
(1)在人防工程內遇到火災,應用衣物、手帕等捂住口鼻,低姿、快速有序地沿著地面或側墻有安全疏散指示標志的方向疏散。
(2)若被火災困在人防工程內,應通過不斷敲打水管或打電話等方法進行呼救;在有采光窗井的地方,也可進入窗井向外界呼救。
(3)發生險情后應聽從工作人員指揮調動。
(4)人防工程如發生倒灌,應及時關閉下水管閥門。
專家提示
(1)平時要注意檢查人防工程中的煙火報警器,保證其功能有效;還要有防火隔離區可供避火。
(2)汛前應清理人防工程周邊地區排水溝的雜物,保證排水通道暢通。
(3)早期人防工程結構材質較差,一旦發現下沉、坍塌,應立即遠離出險位置。
(4)建在地下人防工程上的平房區居民房屋出現下沉或結構變形時,要立即組織該地區人員撤離。
三、動物疫情
7、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在雞、鴨、鵝等禽類之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感染人類。
應急要點
(1)盡量避免接觸異常死亡的禽類。處理死亡家禽時,應穿防護衣,戴手套和口罩,事后馬上消毒或用肥皂洗手。
(2)接觸禽類后,如出現發燒、頭痛、發冷、哆嗦、渾身疼痛無力、喉嚨痛、咳嗽等癥狀,且48小時內不退燒者,應馬上到醫院就診。
(3)禽類工作人員應及時接種禽流感疫苗,并對工作場所徹底消毒。
(4)國家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實行強制免疫,發生禽流感疫情時,采取強制性撲殺等措施,養殖戶應積極配合。
專家提示
(1)加工食品時,應生熟分開。烹制過程中,應煮熟、煮透,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禽肉、禽蛋。因為禽流感病毒不耐熱,加熱到60℃并持續10分鐘,加熱到70℃并持續數分鐘,即可使其喪失活性。
(2)不買來路不明的禽類及其產品,購買時應索取檢疫證明。
(3)野生禽類容易感染、傳播禽流感,因此,不要進食野生禽類。
(4)飼養野禽、鴿子等禽類,須對籠、舍定期消毒。防止家禽與野生禽鳥接觸。禽類與豬不能混養。
(5)如果發現雞、鴨、鴿子等禽鳥突然大量發病或不明原因死亡,應盡快報告動物防疫部門,及時進行診斷并采取必要的隔離、消毒等措施。
(6)12歲以下的兒童極易受到感染,應盡量避免其觸摸禽類動物。
(7)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果品,有助于增強抗病力。
8、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感染牛、羊、豬等偶蹄動物。人類對口蹄疫病毒也具有一定的易感性。
應急要點
(1)發現牛、羊、豬等偶蹄動物的口腔、蹄部和乳房等處皮膚有水皰和潰爛,出現流涎和跛行,應立即報告動物防疫部門。
(2)與患病動物接觸后出現眩暈、四肢和背部疼痛、胃腸痙攣、嘔吐、咽喉疼、吞咽困難、腹瀉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3)奶牛、奶羊患病,其乳汁不能食用。
專家提示
(1)國家對口蹄疫實行強制免疫,獸醫部門定期為偶蹄動物接種疫苗。
(2)從外省市引進的偶蹄動物,必須來自非疫區,具有檢疫證明,同時必須隔離飼養至少兩周,確認動物健康后方可混群飼養。
(3)發現疑似口蹄疫疫情,須及時報告動物防疫部門。
(4)注意個人防護,盡量避免接觸患病動物。
四、特殊傷害
9、危險化學品
危險化學品主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腐蝕性的化學物品。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有:苯、液化氣、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硫化氫、農藥、液氯等。這些危險品會使人眼睛刺痛、流淚不止、頭暈惡心、胸悶和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應急要點
(1)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不要撿拾,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清具體位置、包裝標志、大致數量以及是否有氣味等情況。
(2)立即在事發地點周圍設置警告標志,不要在周圍逗留。嚴禁吸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
(3)遇到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事故,應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撤離到上風口位置,不圍觀,并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其他機動車駕駛員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地通過事故現場。
(4)居民小區施工過程中挖掘出有異味的土壤時,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明情況,同時在其周圍拉上警戒線或豎立警示標志。在異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圍居民和單位不要開窗通風。
專家提示
(1)了解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違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邊的危險化學品,做到標簽完整,密封保存,避熱避光,遠離火種。
(3)居室內不要存放危險化學品。
(4)乘坐車、船、飛機不要攜帶危險化學品。
(5)室內積聚易燃、易爆氣體濃度過高時,應按應對燃氣泄漏辦法處置。
(6)受到危險化學品傷害時,應立即到醫院救治,不要拖延。
10、放射源
放射源指的是密封在容器中或有嚴密包層的固態放射性材料。放射源發射出的射線,人們看不見、聞不到、摸不著。它具有一定的能量,能破壞細胞組織,對人體造成傷害。識別放射源除了根據標簽、標志和包裝外,一定要由有經驗的專業人員使用專用的儀器來確認。
應急要點
(1)發現無人管理的標有電離輻射標志的物體,或用鉛、鋼、石蠟等制成的圓柱形或球形物體時,千萬不要擅自移動,不要打開,不要撿回家中或賣給廢品收購站。
(2)發現無人管理的閃閃發光的金屬物品或金屬鏈等不明物體時,要迅速遠離現場,千萬不要移動這些物品,不要撿回家中。
(3)在可疑物體附近應設立標志,警示他人不要靠近,并立即打電話告知環保部門或公安部門。
專家提示
(1)不要盲目進入有放射性警示標志的地方。
(2)防止或減少放射源對人體的傷害,有三種防護手段:一是距離防護。距離放射源越遠,受到的傷害就越小。二是屏蔽防護。選取適當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鐵或鉛等)遮擋放射源發出的射線。三是時間防護。盡可能減少與放射源的接觸時間。
11、臟彈
臟彈的正式名稱叫“散布放射性裝置”,是一種大范圍傳播放射性物質的武器。它不產生核爆炸。臟彈爆炸后,可以引起放射性顆粒的廣泛傳播,對人體造成傷害。
應急要點
(1)在遭到臟彈襲擊時,應留在屋里或迅速躲進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關閉門窗和其他通風系統,等到可以安全離開時再出去。
(2)應遠離爆炸區域。如果可能,最好停留在上風方向,因為放射性顆粒會順風而下。
(3)如身體受到污染,應盡快脫掉被污染衣服,用粗制普通肥皂徹底清洗全身。
(4)不吃被污染的食物,不喝被污染的水,以防間接攝入放射性物質。
(5)如身體受到污染,應大量飲水,以使某些放射性物質盡快排泄出體外。
專家提示
(1)遇到臟彈襲擊時,不要恐慌、混亂,要聽從專業人員指揮。
(2)在襲擊過后,非專業人員不要前往污染嚴重的地區。
五、急救常識
12、心肺復蘇法
猝死、溺水、觸電、窒息、中毒、失血過多時,常會造成心臟停跳。如果搶救不及時或搶救方法不得當,極易產生不良后果。此時,運用心肺復蘇法(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按壓法)搶救病人至關重要。
應急要點
(1)任何急救開始的同時,均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2)搶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確?,F場安全,確定病人呼吸、脈搏確實停止后再施行救助。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臥于堅實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跪于病人肩與腰之間的一側。
(4)人工呼吸法主要包括:口對口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等方法。采取口對口施救時,如病人口中有異物,要先清除,開放氣道,再以一只手按住病人前額,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將其下頦托起,使其頭部后仰;壓額手的拇指、食指捏緊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氣后,用口唇嚴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以中等力量將氣吹入病人口內,不要漏氣;當看到病人的胸廓擴張時停止吹氣,離開病人的口唇,松開捏緊病人鼻翼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側轉頭吸入新鮮空氣,再施二次吹氣。每次吹氣時間:成人為2秒鐘,兒童為1至1.5秒鐘。
(5)胸外心臟按壓法:施救者以靠近病人的下肢手(定位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緣自下而上移動至肋緣交會處 (劍突),伸出食指與中指并排,另一手掌根置于此兩指旁,再以定位手疊放于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相扣,貼腕蹺指,手指蹺起勿壓胸肋,以髖關節為軸用力,肘關節伸直向下壓(垂直用力),手掌下壓深度為3.5至4.5厘米,每分鐘約做100次。
(6)胸外心臟按壓法與人工呼吸法應交替進行,比例為:單人進行復蘇30:2,也就是說,心臟按壓30次,吹氣2次,反復做;雙人進行復蘇30:2,也就是說,一人做30次心臟按壓,另一人吹氣2次,反復做。
專家提示
(1)心跳驟停時間不長時(3至4分鐘內)可進行心肺復蘇法。
(2)實施心肺復蘇法時,應將病人仰臥在平地或硬板上。
(3)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只用掌根部,手指不要壓病人胸肋,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4)有條件時,最好請專業人員操作。
(5)施救者在體力允許條件下,應連續對病人實施心肺復蘇法,盡量不要停止,直到病人恢復呼吸、脈搏,或有專業急救人員到達現場。
13、猝死
人在正常工作、生活或運動時,突然昏倒在地,意識喪失,面色死灰,脈搏消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放大,這種突然發生的自然死亡叫“猝死”。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
應急要點
(1)立即就地將病人平放在硬板或地上,進行心肺復蘇法搶救,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2)施救者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觸及病人喉部氣管正中部位,對男病人可先觸及喉結,然后向施救者自身方向滑移2至3厘米,在氣管旁軟組織處輕輕觸摸頸部動脈,檢查有無搏動。檢查時間不要超過10秒鐘。注意不要用力過大,不要同時觸摸兩側,不要壓迫氣管。
專家提示
(1)千萬不能隨意搬動病人。
(2)運送病人必須使用急救車,不要用出租車或其他車輛。
14、溺水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發生痙攣,收縮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溺水者往往會出現臉部青紫、腫脹,眼睛充血,口吐白沫,四肢冰涼等現象,需要緊急搶救。
應急要點
(1)發現溺水者后應盡快將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現場水情,不可輕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救生圈等救人。
(2)將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開其口腔,清除其咽內、鼻內淤泥、雜草等異物,使其呼吸道保持通暢。
(3)當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極為微弱時,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法,需要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法。
專家提示
(1)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復后還有可能再次停止,所以千萬不要放棄人工呼吸,應一直堅持到專業救護人員到來。
(2)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報警求助的方式。
(3)注意為溺水者保暖。
15、觸電
觸電也稱電擊,是電流通過人體所引起的電損傷。
誤觸電路或使用漏電設備,以及火災、地震和大風災害等導致電力設備損壞,都是造成觸電的主要原因。
應急要點
(1)發現有人觸電后,應立即關閉開關、切斷電源。同時,用木棒、皮帶、橡膠制品等絕緣物品挑開觸電者身上的帶電物品。立即撥打報警求助電話。
(2)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檢查觸電者的口腔,清理口腔黏液,如有假牙,則應取下。
(3)立即就地進行搶救。如呼吸停止,應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如心臟停止跳動,應進行人工胸外心臟按壓法搶救,絕不能無故中斷搶救。
(4)如有電燒傷的傷口,應包扎后到醫院就診。
專家提示
(1)專業從業人員應在帶電作業之前做好充分的防護措施。
(2)在使用電器設備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3)如在戶外發現落地或浸入水中的電線,無論其帶電與否,都應視為帶電。不要用手去拾,要遠離,并立即通知供電部門。
16、呼吸道異物阻塞
發生呼吸道異物阻塞,病人會出現劇烈的刺激性咳嗽和反射性嘔吐,聲音嘶啞,無法完整、清楚地表達想說的話;被較大異物堵塞喉部、氣管時,病人會出現臉色和嘴唇發紫、呼吸困難等癥狀,可能很快就會呼吸停止;兒童氣管被異物阻塞時,除有上述癥狀外,還表現為呼吸困難、哭鬧加劇等。
應急要點
(1)救護者可站在患者身后,用雙手抱住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拇指的一側抵住患者的上腹部劍突下、肚臍稍上處,另一只手壓住握拳的手,兩手用力在患者腹部做快速向內上方向的擠壓動作。
(2)當病人意識不清、昏迷倒地時,救護者應面向患者,兩腿分開跪在患者身體兩側,雙手疊放,下面手掌根放在患者的上腹部劍突下、肚臍稍上處,朝患者上腹部做快速向內上方向的擠壓動作。
(3)嬰幼兒發生呼吸道異物阻塞時,須將患兒面朝下,頭部低于身體,放在救護者的前臂上,再將前臂支撐在大腿上方,用同一只手支撐患兒的頭、頸及胸部,用另一只手拍擊患兒兩肩胛骨之間的背部,使其吐出異物。如果無效,可將患兒翻轉過來,面朝上,放在大腿上,托住其背部,頭低于身體,用食指和中指猛壓其下胸部(兩乳頭連線中點下方一橫指處)。反復交替進行拍背和胸部壓擠,直至異物排出。
(4)對呼吸停止者,排出異物后應做口對口人工呼吸。
專家提示
(1)當兒童或老年人被異物阻塞呼吸道時,應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2)日常生活中應多加注意,避免兒童或老人發生呼吸道異物阻塞事故。
(3)如遇孕婦或肥胖人士發生事故時,應垂直按壓胸骨下部。
廣州市炫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2016 網站地圖 XML地圖 VR/動感影院/科普需求詞
服務中心:400-8383-009 【百度統計】 備案號:【粵ICP備16072048號】
公司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大龍街竹山村榕蔭路1號
友情鏈接:定制t恤 阿哩樂